2012年12月31日,國家郵政局公布注銷了全國116家快遞企業經營許可證,同時發出通知,要求郵政管理部門針對一些涉嫌違規的快遞企業,進行約談和依法嚴肅處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在取消快遞企業名單中,民營快遞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等公司下屬的縣市級分公司為數不少。中國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咨詢師徐勇認為,只有少量的企業為嚴重違規而被清理出列,監管措施依舊治標不治本。治理“風暴”2012年歲末,國內多家媒體的連續報道的快遞亂象,引發國家部委的關注。
2012年12月31日,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主持召開部務會,通過了《快遞市場管理辦法(送審修改稿)》,《管理辦法》對野蠻分揀、隨意處理無著郵件等行為明確了行為規范和法律責任。同一天,國家郵政局12月31日發出通知指出,要結合開展快遞服務質量專項整治活動,嚴肅查處快遞企業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并要求快遞企業春節期間正常攬收、分發快件。對于國內民營快遞加盟分公司廣泛采取的混包模式,國家郵政局明確指出:“對未經許可違法經營快遞業務,以及通過加盟、委托、承包等形式超出許可范圍違法經營快遞業務的行為,要依法嚴厲查處。”盡管國家郵政局公布注銷了全國116家快遞企業經營許可證,但徐勇分析:“這次取消經營許可證大部分因為正常退出,包括企業名稱和地點變更、企業合并、自己主動退出市場、連續六個月不營業被取消資質等。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快遞企業倒閉或加盟商所在的分公司倒閉。”“只有極少數是嚴重違規被取消快遞資質的。”徐勇認為,對一些涉嫌違規的快遞企業郵政管理部門進行約談和依法嚴肅處理,這些約束手段有限,不足以達到懲處的作用。在此之前,只有在2010年國家郵政局開展過快遞業整治風暴,最后17家未經許可經營快遞業務企業中,大部分是知名民營快遞企業于市縣一級的分支機構。“郵政部門監管,還是沒有細化到具體措施上。”徐勇認為,此次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注銷快遞企業名單,依舊側重于快遞企業的準入條件,而對快遞服務質量的監管也缺乏量化指標。“例如快遞暴力分揀問題,對一些大企業的機械化作業是否可以有強制性要求,如轉運中心處理量超過20萬件應當設立半自動化分揀機,超過40萬件必須使用自動化分撿等。如果沒有量化指標,現在的監管只是治標不治本。”
業內自省
記者查閱國家郵政局公布的年度申訴情況發現,采取加盟制的快遞企業長期占據前幾位。加盟商往往估計自身的利益,而在快遞服務方面大打折扣,造成快遞晚送的情況。上海一家快遞加盟商老板向本報記者表示,為了多賺錢,他所掌控的公司同時加盟了兩家快遞公司,在這位老板看來充分利用了資源,可是因為兩家快遞公司混雜在一起,常常出現差錯。“集中度低,混亂的加盟制管理是快遞亂象的根源。”徐勇表示,1992年起中國民營快遞誕生,民營快遞由于受到當時的法律、當時的經營環境和資金的限制,不得不以加盟制為主。時至今日,中國民營快遞采取加盟模式的企業,仍然占到了65%。加盟模式雖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解決了中國民營快遞快速擴張需要的資金問題,但是國際上沒有一家采取加盟模式的快遞公司進入世界500強。或許看出了加盟制的弊端,國內快遞第一品牌順豐較早完成了直營改革。2012年,順豐依靠直營建立起來的良好信譽,開始發展國際快遞業務。圓通也在進行直營改革。圓通高管曾向記者表示,圓通不惜花數億資金與IBM合作提高信息化水平,并在一二線城市大力推行直營。“圓通將一步步發展高端快遞業務。”圓通高管向本報記者表示,圓通未來10年預計培育20架規模的全貨機機隊,籌備在浙江蕭山成立航空公司總部發展航空公司,他們期望通過高服務,走出低服務、低利潤的惡性競爭怪圈。對比中美兩國快遞公司發現,美國排名前四的快遞企業占據市場份額95%,而中國快遞公司大概有25個品牌,7家外資、18家內資,國內民營快遞占據主要市場份額,處于貼身肉搏的競爭格局下。一位快遞公司高管向記者表示:“國內快遞沒有建立價格浮動機制,雖然在一步步提高服務但不敢貿然提價,但誰都怕誰先漲價,誰先死。”“監管部門需要量化指標,快遞企業要加快轉型。”徐勇表示,否則中國快遞亂象還會延續。
上一篇: 中國沒有形成大的泡沫或大的沖擊 今年是企穩復蘇過程
下一篇: 國務院十大措施降低流通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