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經濟電商化指數的不斷上升,除了消費品領域B2C產業繼續保持紅火外,大宗商品領域B2B產業的潛力將進一步爆發。B2B對于倉儲物流等“落地”環節要求更高,這會對整個電商產業鏈的布局產生較大影響。
迅速發展的電商正在尋求合宜的“深化模式”:加快倉儲物流的“落地”,以線上線下結合的O2O促進企業間B2B和企業與消費者間B2C平臺的變革,已逐漸成為主線。據統計,2013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已超過10萬億元,我國經濟的電商化指數已超10%。工信部相關專家認為,這是一個臨界點和引爆點,說明國內經濟電商化已經從過去一種局部的經濟現象,擴展為全局性的經濟現象;從流通業擴展到制造業,并進一步擴展到服務業和金融業。因此,電商化對經濟的影響,已是“全局性、驅動性、帶領性和根本性的”。
十分明顯,傳統倉儲企業已經遠遠追不上電商的步伐。在入庫、驗收、保管、盤點、分揀、包裝、配送諸方面缺少裝備和手段,在庫房面積和構造方面不適應電商的需求,在商貿物流一體化的信息系統方面有待融合,在倉儲業從業人員素質方面有待提高,在設備設施改造升級方面資金不足,對小批量、多品種、快周轉的模式尚不適應等等。其實,真正阻礙倉儲企業創新重構的,是僵化的體制機制,是陳腐的管理規范,是守殘的思維模式。有鑒于此,惟有全局性的創新和根本性的重構,才能突破瓶頸創新組織結構,才能抖擻精神重構經營模式,也才有可能跟上互聯網發展的時代步伐。
創新是經濟發展的永恒話題,也應成為倉儲業乘勢而上的強力引擎。倉儲業亦應以線上線下的互動為前提。作為既有的經濟“存量”,惟有與電商這一新興產業攜起手來,才能加快轉型、深化發展。一段時間以來,國內電商紛紛布局,加快倉儲物流的“落地”,通過線上線下的結合,借以促進企業之間以及企業與消費者之間平臺的變革。國內電商的渠道下沉,已經考驗了倉儲業的消化能力,而深化大中型企業的電子商務應用,促進大宗原材料的網上交易,工業產品的網上定制,上下游關聯企業業務的協同發展等的新一輪提升,不啻為倉儲業應變能力考核的新課題。
誠如李克強總理在2014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所言:“今后創新發展的巨大潛能依然蘊藏在體制改革之中。下半年和今后一段時間,我們將進一步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以結構性改革促進結構性調整,用好創新這把‘金鑰匙',著力推進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使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創造價值,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面臨著新一輪的機遇與挑戰,國內倉儲業可否在機制體制上決絕破局?可否在轉方式調結構上打造升級版?可否孕育生機破繭化蝶?一個個問號的拉直,著實值得業界期待。
上一篇: 發揮ISO9000質量體系作用 提高物流倉儲管理水平
下一篇: 密集式倉儲系統建設與應用創新